在零和博弈的時代,大部分人相信的是叢林法則,非此即彼,有我無他,這個時代充斥資本家的思維和套路,人性的溫暖和光輝僅僅在偏僻的地區和未被商品化的角落還在閃爍。
如何看待我們這樣的一個時代和這個階段,實際上目前這個階段是我們社會的價值觀正在處于大裂變的前夜。我們曾經自認為無比正確的道路,在內卷,在低價傾軋的潮流中,正在迷失方向。而內卷和低價,正在反噬我們自己。
中國的發展既是全球的一個經濟奇跡,但是用過剩的產能去實現自己的生存,實際上殺敵一千,自傷八百。這個思路肯定不是一個好的模式。當社會適應了這種模式的時候,最終受累的還是我們自己。
和平年代的惡性競爭和內卷,實際上不是世界強國競爭的手段。 它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宏觀調控的失控。因為它帶來的是社會經濟普遍的低迷,人員失業。我們現在急于尋找解決方案,卻經常把次要矛盾當成主要矛盾,用經濟手段解決管理問題,效果一定不佳。
對于戰時,內卷作為工具使用,也需要對工具使用的時間及形勢有明晰的判斷,對時間點的誤判、對于戰場形勢的分析不恰當,往往會成為戰爭成敗的關鍵。貿易戰也是這樣。當貿易戰偃旗息鼓后,世界需要的是可持續發展。它不僅僅是發展理念,也是評價準則、行動和措施,既評價經濟問題,也評價社會關系,國家關系。
當然,一個巴掌拍不響。目前我們總的競爭戰略沒有問題,但是天下有大勢,即符合人類社會廣泛需求的法則和模式才是永久的。人類社會中,有人相信權謀,認為政治左右一切,我們卻認為符合大眾公共需求的制度和發展模式才是長效的。可持續發展模式一定是人類社會的未來。(王軍純)
|